主页 > 文化 >

陕西省咸阳市民间老布鞋制鞋的完整工艺流程及咸阳民间鞋文化之变迁记录

来源:www.thyshoe.cn布鞋网采编 2022-05-28 11:48

陕西省咸阳市民间老布鞋制鞋的完整工艺流程及咸阳民间鞋文化之变迁记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咸阳的老百姓脚上都穿布鞋,布鞋均为农家妇女手工做成。

陕西省咸阳市民间老布鞋制鞋的完整工艺流程及咸阳民间鞋文化之变迁记录

昔日,农家妇女做布鞋的主要工艺流程有摸袼褙、剪鞋样、粘鞋底、纳鞋底、做鞋帮、绱鞋、楦鞋等几道工序。

陕西省咸阳市民间老布鞋制鞋的完整工艺流程及咸阳民间鞋文化之变迁记录

摸袼褙

摸袼褙时,取适量面粉加水烧开调半盆浆糊,于院落或堂屋放一块门板,门板上铺一块较大的旧布,用一把老笤帚将浆糊均匀刷于布块上,然后把旧报纸或废旧书纸一块块拼接粘到那块旧布上,这样粘三到五层,然后放在屋外阳光下晒干或放在热炕上烙干。

图片

剪鞋样

俗称“绞鞋样”,根据脚的胖瘦大小,先用废旧纸张剪出鞋样。鞋样分两部分,一为鞋帮,一为鞋底。有的图省事,干脆自己不剪,而是到左邻右舍借现成鞋样使用。

图片

垫鞋底和垫鞋垫

有了鞋样,就可参照鞋样在袼褙片儿上剪出鞋底和鞋帮来,鞋底一般剪四层,两层为一组,中间垫上破布絮,谓之“垫鞋垫”。为垫好的鞋底粘上布面子名曰“粘鞋底”。粘好的鞋底子分为两种,一种为“毛边底儿”,一种为“包边底儿”。毛边底儿较为粗糙;“包边底儿”是细活儿,做工细腻。除上片边缘裹上白布条,最下片粘上面料外,中间几片边缘,也要用白布条包好。做布鞋,包鞋底儿是关键,每个鞋底片儿之间必须剪齐,不能出现错位,更不能有凸出凹进之处。

捻绳子

捻绳子的工具叫“坨坨”,多为铁杆木坨,约三十公分左右长,木坨中间钻一孔,铁杆从孔中穿过,铁杆一头弯小钩,便于捻绳子时挂提麻皮。“坨坨”是民间捻绳子的专用工具。作鞋的绳子以线麻为佳,捻的绳子要跟香杆一般粗细,且要光滑顺溜,不起疙瘩,用起来不催不绽。一双鞋至少需要二三两麻绳,用来纳鞋底儿和绱鞋。

纳鞋底

垫好的鞋底用一层白布粘面,修齐周边,用麻绳纳一圈,名曰“拾掇鞋底”。因为鞋底全是用一层一层布垫起,也有人叫它“千层底”。纳鞋底是妇女针线活中最硬扎的活儿。首先把线麻绳剪下一米长左右,一头绽开十公分左右,用牙齿咬住绳头,用牙齿缕动麻皮儿,勒细后搓到一起,成为细长尖儿状,名曰“搓认头”,然后穿上钢针,先用针在鞋底周围纳一圈后再从脚尖儿开始,横向扎一排排针眼儿,依旧横向穿纳。

纳鞋底,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儿,针脚排列要整齐有序,还要把麻绳勒紧勒实,纳完后,要横看成垄,顺看成行,斜看也有规律性。用细麻绳纳得密、匀、紧,每一针都要用劲扯紧,扯得越紧,鞋底越结实。力气小的妇女,手背上戴着很厚的护套,用锥子穿孔,再用针引过麻绳,借助膝盖拉紧,整个鞋底针迹密布,交叉错位,间隔均匀,不留空隙。针距,俗称“针脚”。必须长短相同,松紧度也要一致。

纳完的鞋底,绝不能有一丝污染,必须保持整洁。许多细心女人纳鞋底时,怕弄脏面料,都拿着一块手绢或一片白布包住鞋底扎眼儿和穿绳子。还有心灵手巧者纳出的鞋底,不但针脚排列有序,松紧适度,还会纳出“水波浪”,“盘肠子”,“升底子”等精美图案。真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他们做出的已不是一双简单的布鞋,而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

所以,民间有谣曰:“男人外边,带着女人一双手。”谁家女人巧不巧,看看穿在这家男人脚上的鞋就知道了。

图片

鞋帮的制作,也是先用袼褙剪裁定型,鞋面用新布粘贴,鞋里可用旧布粘贴。再把鞋帮口沿儿用两公分宽颜色和鞋面相同的布条条包裹缝好,谓之“沿鞋口”鞋帮要用同色双股线缝纳。为了鞋头耐磨,还要加两道褶皱,高出帮面,形成圆隆,为“∩”字形,这种鞋被称为双梁鞋。

将鞋帮与鞋底连到一块,民间称为“绱鞋”。有明绱与暗绱两种方式。明绱是鞋帮下缘外折,针迹露在外面。暗绱是鞋帮下缘内折,针迹隐藏在里边。绱鞋使用的麻绳,要比纳鞋底的麻绳稍粗。也要利用锥子,方法与前稍有不同。绱鞋是两根绳子对着缝,穿过来,再穿过去,上下两面针迹一样。绱鞋是做鞋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一项。

图片

做成新鞋在穿着以前,还要用楦子楦一下。所谓鞋楦子,就是把双脚的木制模型,分为四五段,最前一段如脚尖儿,最后段似脚后跟儿,先把前后两段儿塞进鞋内,中间再陆续挤夹,把鞋的两端撑起定型,使鞋内较为宽松,穿起来才更加舒适。

图片

咸阳民间老布鞋样式很多,年轻人穿的就有圆口、方口、松紧鞋和“三民”鞋(鞋帮由三块组成,鞋面上砸有六只扣眼,形如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运动鞋)多种,这里值第一提的是旧时老太太穿的“绣花弓鞋”。

解放前以前,妇女多缠小脚,绣花弓鞋就是专为小脚女人做的鞋,小巧玲珑,像一件艺术品,多以锦缎为之,上绣各种图案。按其材料和做法、装饰的不同,有“绣鞋”、“锦鞋”、“凤鞋”、“金缕鞋”等名称,还有一种绣花鞋以木为底,如果木在外面,称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等名称。如果木在里面,称里高底。

这种高底绣花弓鞋多为青年妇女穿,走起路会发出一种悦耳的响声。小孩子鞋的样式更多,有虎头鞋,猪头鞋、猫头鞋等等。

女青年穿的鞋更是花样翻新,种类繁多。女青年穿的鞋更是花样翻新,种类繁多,特别是姑娘出嫁时穿在脚上的大婚鞋,这双鞋做工特别讲究,鞋底要以疏针密线纳出“鱼儿钻莲”或“喜鹊探梅”等具有深刻寓意的图案,鞋帮以大红锦缎为面料,用五彩丝线绣出与鞋底图案寓意相近的刺绣花样如“鸳鸯戏水”,“喜鹊登枝”,“双莲并蒂”,“比翼高飞”等等。

丰富多彩的咸阳民间鞋文化,成为璀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淀了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图片

这些老布鞋穿在脚上,透气性能极好,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产品,常年穿老布鞋者,绝对不会患脚气,可有效阻止遭受真菌侵扰,为最理想的保健鞋。

图片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多种款式新颖且价格低廉的机制鞋如潮水般涌入,不但美观靓丽,而且价格便宜,舒适耐用,咸阳民间穿老布鞋者日渐稀少,凤毛麟角,老布鞋鞋便“无可奈何花落去”,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图片

有时在街上偶尔看见开小车的老板穿一双老布鞋,可能是为了表现低调,但他跟不不知道布鞋精工细作的详细制作步骤。

(说明:本文转自公众号:旬邑人,如有侵删。)

上一篇:一双布鞋鉴春秋:中国各朝代鞋履的主要特点及布鞋文化的千年演变

下一篇:悠悠岁月布鞋情:利川土家族纯手工老布鞋的制鞋工艺流程及土家人的布鞋文化情怀

中国知名布鞋品牌

泰和源 内联升 玉兰布鞋 宝石布鞋 红叶布鞋 唐人胡同 孔氏布鞋 老美华 天赐福 彩梅 福泰欣 标王布鞋 梦回唐朝 步源轩 合记布鞋 喜连升 同源和 福联升 鸿福祥 瑞和祥